企业名称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
法定代表人 | 刘荣华 | 联系人 | 范逸 | 电话 | |||
通讯地址 | 重庆市渝北区回兴街道双湖支路1号 | ||||||
中心经纬度 | 北纬N29°41′56.23″ 东经E106°36′57.38″ | ||||||
所属行业类别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
企业规模 | 小型 | 占地面积 | 142301.29m2 | ||||
成立时间 | 2015.2 | 投产时间 | 2016.2 | ||||
劳动定员 | 劳动定员: 医务人员预计2200人,后勤服务人员预计100人。本医院为重庆医科大学og真人网,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第二医院公共承担学校部分教学任务,但目前学院入院分配比例和人数不能确定。 | ||||||
工作制度 | 管理部门、库房为白班一班制(8小时),年生产时间为300天。 | ||||||
环境风险受体 | 方位 | 距离(m) | 规模 | 环境要素 | 联系方式 |
绿梦花园 | NE | 30 | 4栋住宅小区约64户205人 | 噪声、大气 | 63812670 |
凯歌路1号 | NE | 80 | 1栋3单元住宅小区约140户450人 | 噪声、大气 | / |
春天花园 | S | 35 | 22栋高层+多层住宅小区,约4224户13500人 | 噪声、大气 | / |
园丁新村 | N | 80 | 20栋小高层商住楼,约3600户11520人 | 噪声、大气 | / |
凯歌路 6~12号 |
NE | 70 | 4栋小高层商住楼约288户922人 | 噪声、大气 | / |
鸳鸯家属院 | N | 110 | 13栋小高层住宅,约1400户4480人。 | 噪声、大气 | / |
水木天地都会广场 | W | 230 | 1栋高层办公,4栋小高层住宅。 | 噪声、大气 | / |
颐泰园 | W | 230 | 8栋高层+小高层住宅,约1100户3520人 | 噪声、大气 | / |
农行苑 | W | 220 | 4栋商住小区,约640户2050人。 | 噪声、大气 | / |
金鞍花园 | SW | 220 | 4栋商住小区,约320户1020人。 | 噪声、大气 | / |
森信小区 | NW | 260 | / | 噪声、大气 | / |
重庆机电工程技工学校 | SW | 508 | 约4000余人 | 大气 | 62755275 |
双湖小学 | SW | 478 | 现有37个教学班,在职教师113人,学生近2300人 | 大气 | 67454859 |
重庆一中寄宿学校 | SW | 976 | / | 大气 | 61811587 |
重庆市交通职业学院b区 | NE | 691 | 在籍学生12672人 | 大气 | 60690708 |
长江 | S | 8511 | / | 地表水 | / |
序号 | 物质名称 | 使用属性 | 储存方式 | 规格 | 最大储存量(t) | 储存周期 | 是否为环境风险物质 | 厂内储存地点 |
1 | 盐酸 | 辅料 | 桶装 | 60kg | 1 | 1个月 | 是 | 污水处理站库房 |
2 | 氯酸钠 | 辅料 | 袋装 | 25kg | 1 | 1个月 | 是 | |
3 | 聚合氯化铝 | 辅料 | 袋装 | 25kg | 1.5 | 1个月 | 否 | |
4 | 聚丙烯酰胺 | 辅料 | 袋装 | 25kg | 1 | 1个月 | 否 | |
5 | 高锰酸钾 | 辅料 | 瓶装 | 1kg | 0.001 | 1年 | 是 | 病理科库房 |
6 | 丙酮 | 辅料 | 瓶装 | 2L | 0.00158 | 1年 | 是 | |
7 | 浓硫酸 | 辅料 | 瓶装 | 2L | 0.044 | 1年 | 是 | |
8 | 乙醚 | 辅料 | 瓶装 | 2L | 0.00143 | 1年 | 是 | |
9 | 甲苯 | 辅料 | 瓶装 | 2L | 0.00174 | 1年 | 是 | |
10 | 三氯甲烷 | 辅料 | 瓶装 | 50L | 0.3 | 1年 | 是 | |
11 | 柴油 | 燃料 | 箱装 | 800L | 1.34 | / | 是 | 储油库 |
序号 | 位置 | 事故情景 | 可能引起的突发环境事件及后果分析 |
1 | 污水处理站库房 | 盐酸泄漏 | 盐酸泄漏后,会导致盐酸溶液外泄,挥发出高浓度的氯化氢气体,通过空气进行扩散,污染空气环境,使空气环境中的氯化氢气体浓度超标。 |
氯酸钠泄漏 | 氯酸钠泄漏后遇有机物等禁配物时,可以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引起有毒有害物质释放,污泥空气环境和地表水环境。 | ||
2 | 加氯室 | 二氧化氯泄漏 | 二氧化氯是由盐酸和氯酸钠反应生成的,不储存,即产即用,不存在储存风险,但由于设备等方面发生故障后可能导致二氧化氯泄漏,从而进入空气环境,使空气中二氧化氯浓度升高,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
3 | 病理科库房 | 化学品泄漏 | 储存的少量高锰酸钾、丙酮、浓硫酸、乙醚、甲苯、三氯甲烷、浓盐酸等泄漏后引发局部污染或人员感官不适。 |
4 | 储油库 | 柴油泄漏 | 柴油房柴油箱破裂引起柴油泄漏,泄漏柴油从破损处流出,通过院区雨水系统排出院外,进而进入地表水,污染水体 |
5 | 医疗废物暂存间 | 医疗废物流失;或是废液桶破损泄漏 | 散落在院区路面,溢漏废物渗透进入院区内土壤。 |
6 | 废水处理站 | 废水处理池发生泄漏 | 医疗废水直接排出院外,污染环境。 |
序号 | 名称 | 有效期 | 型号 | 数量 | 存放位置 | 责任人 | 电话 |
1 | 干粉灭火器 | 2018年 | 2KG | 800多个 | 车间、仓库、办公楼、宿舍 | 范逸 | |
2 | 消防水池 | 长期 | 900m3 | 1个 | / | 范逸 | |
3 | 事故应急池 | 长期 | 420m3 | 1个 | 污水处理站 | 范逸 | |
4 | 消防栓 | 长期 | DN200 | 管网6台消防水泵 | 室外 | 范逸 | |
6 | 气体泄漏检测仪 | 2019年 | AEC2302a | 3台 | 餐厅、锅炉房 | 范逸 | |
7 | 视频监控 | 长期 | 197个 | 全院 | 范逸 | ||
8 | 罐区围堰容积 | 长期 | 10 m3 | 2个 | 液氧站 | 范逸 | |
9 | 雨水收集池 | 长期 | 4m3 | 管网 | 室外 | 范逸 | |
10 | 吸油毡 | 长期 | / | 2个 | 餐厅 | 范逸 | |
11 | 消防砂 | 长期 | / | / | / | 范逸 | |
12 | 安全帽 | 长期 | / | / | / | 范逸 | |
13 | 洗眼器 | 长期 | / | / | 盐酸储存区 | 范逸 | |
14 | 吸油毡、吸油棉 | 长期 | / | / | 油箱 | 范逸 |
序号 | 职务 | 医院职位 | 姓名 | 电话 |
1 | 现场总指挥 | 常务副院长 | 严敏 | |
2 | 现场副总指挥 | 分管院长 | 朱耀明 | |
3 | 现场抢险救援组组长 | 后勤保障科长 | 钱凤茵 | |
4 | 警戒疏散组组长 | 物业经理 | 李宗棠 | |
5 | 环境监测组 | 后勤保障部干事 | 范逸 | |
6 | 善后组组长 | 物业经理 | 李宗棠 |
序号 | 医院职位 | 职务 | 姓名 | 电话 |
一、现场抢险救援组 | ||||
1 | 后勤保障科长 | 组长 | 钱凤茵 | |
2 | 后勤保障部干事 | 组员 | 任芳义 | |
3 | 后勤保障部干事 | 组员 | 周燕 | |
二、警戒疏散组 | ||||
1 | 物业经理 | 组长 | 李宗棠 | |
2 | 物业工程主管 | 组员 | 唐永平 | |
3 | 物业保安主管 | 组员 | 胡显明 | |
三、环境监测组 | ||||
1 | 后勤保障部干事 | 组长 | 范逸 | |
2 | 后勤保障部干事 | 组员 | 周燕 | |
3 | 消防控制室值班员 | 组员 | 张露 | |
四、善后组 | ||||
1 | 物业经理 | 组长 | 李宗棠 | |
2 | 物业工程主管 | 组员 | 唐永平 | |
3 | 物业保安主管 | 组员 | 胡显明 |
政府机构应急联系电话 | |
渝北区政府值班电话 | 67821732 |
渝北区环保局值班电话 | 86006699 |
渝北区安监局值班电话 | 67511625 |
渝北区消防支队电话 | 67133119 |
渝北区卫生局电话 | 67821062 |
渝北区回兴街道电话 | 67452209 |
渝北区人民政府 | 67821732 |
特殊电话号码 | |
火警 | 119 |
急救 | 120 |
匪警 | 110 |
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 122 |
环境监察举报电话 | 12369 |
查号台 | 114 |
分级 | 分级描述 | 事件情景(包括但不限于) |
Ⅰ级 | 污染物泄漏量较大,环境影响范围已经超出医院边界 | 原辅材料、医疗废水等泄漏,溢流至雨水管网,或直接排出院外; |
火灾/爆炸程度较大,造成的环境影响范围已经超出医院边界; | 可燃物质发生燃爆,并发生降雨,产生大量受污染雨水,并进入雨水管网排放等。 | |
Ⅱ级 | 污染物泄漏量有限,环境影响仅限于医院内部,未超出医院边界; | 原辅材料、医疗废水等泄漏,影响超过泄漏建筑边界,但未进入雨水管网; |
火灾面积较小,火势可控,环境影响仅限于医院内部; | 可燃化学品发生火灾等事件 | |
Ⅲ级 | 污染物泄漏量较小,环境影响仅限于单个/单层构筑物; | 水处理站库房、加氯室、病理科库房、储油库化学品包装箱/桶/瓶发生泄漏; |
火灾面积较小,火势可控,环境影响仅限于单个/单层构筑物; | 单个化学品包装箱/桶/瓶发生泄漏后遇到明火发生燃烧等情况。 |
类别 | 事故点 | 监测点 | 监测因子 |
地表水 | 污水处理站 | 排放口 | 石油类 |
环境空气 | 污水处理站库房、加氯室、病理科库房、储油库 | 泄漏点周围点布设 | CO、氨 硫化氢、甲烷 |
标识 | 中文名 | 盐酸 | 英文名 | Hydrochloric acid;Chlorohydric acid | ||
分子式 | HCl | CAS编号 | 7647-01-0 | |||
理化 特性 |
相对密度 (水=1) |
1.20 | 相对密度 (空气=1) |
1.26 | ||
稳定性 | 稳定 | 沸 点,℃ | 108.6℃/20% | |||
溶解性 | 水混溶,溶于碱液 | 熔 点,℃ | -114.8(纯) | |||
外观性状 | 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 | |||||
燃爆 特性 |
闪点,℃ | —— | 爆炸极限 | —— | ||
引燃温度,℃ | —— | 最大爆炸压力,MPa | —— | |||
火灾危险类别 | —— | 爆炸危险组别/类别 | —— | |||
危险特性 | 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强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 氯化氢。 |
|||||
灭火剂种类 | 雾状水、砂土 | |||||
毒性及健康危害 | 急性毒性 | LD50 (mg/kg,兔经口) | 900 | LC50 (ppm,大鼠吸入) | 3124 | |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 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引起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刺激皮肤发生皮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变。误服盐酸中毒,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胃穿孔、腹膜炎等。 |
||||||
防护处理 |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 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 戴橡皮手套。 其它: 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
|||||
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
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 食入: 误服者立即漱口,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医。 |
|||||
泄漏处理 |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面罩,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禁止向泄漏物直接喷水。更不要让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 |||||
标识 | 中文名 | 氯酸钠 | 英文名 | sodium chlorate |
分子式 | NaClO3 | CAS编号 | 7775-09-9 | |
理化 特性 |
相对密度 (水=1) |
2.49 | 相对密度 (空气=1) |
—— |
稳定性 | 稳定 | 沸 点,℃ | —— | |
溶解性 |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 熔 点,℃ | 248~261℃ | |
外观性状 | 无色无臭结晶,味咸而凉,有潮解性 | |||
燃爆 特性 |
闪点,℃ | —— | 爆炸极限 | —— |
引燃温度,℃ | —— | 最大爆炸压力,MPa | —— | |
火灾危险类别 | —— | 爆炸危险组别/类别 | —— | |
危险特性 | 强氧化剂。受强热或与强酸接触时即发生爆炸。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 燃烧(分解)产物: 氧气、氯化物、氧化钠。 |
|||
灭火剂种类 | 用大量水扑救,同时用干粉灭火剂闷熄。 | |||
毒性及健康危害 | 急性毒性 | LD50 : 1200(mg/kg,大鼠经口) | ||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本品粉尘对呼吸道、眼及皮肤有刺激性。口服急性中毒,表现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胃肠炎,肝肾损伤,甚至发生窒息。 |
||||
防护处理 |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它: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
|||
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
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
|||
泄漏处理 |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小量泄漏: 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
储存 注意 事项 |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
标识 | 中文名 | 聚合氯化铝 | 危险货物编号 | 81045 | |||||||
英文名 | Polyaluminium Chloride | UN编号 | 1726 | ||||||||
理化性质 | 外观与性状 | 黄色片状、粒状或粉末状固体。 | |||||||||
熔点(℃) | 190(253kPa) | 相对密度(水=1) | 2.44 | ||||||||
沸点(℃) | 180~370 | 饱和蒸汽压(KPa) | 0.12(100℃) | ||||||||
健康危害 | 侵入途径 | 吸入、食入 | |||||||||
毒性 | LD50: 3730 mg/kg(大鼠经口);LC50: / | ||||||||||
健康危害 | 本品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可引起支气管炎,个别人可引起支气管哮喘。误服量大时,可引起口腔糜烂、胃炎、胃出血和粘膜坏死。慢性影响: 长期接触可引起头痛、头晕、食欲减退、咳嗽、鼻塞、胸痛等症状。 | ||||||||||
急救方法 |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
||||||||||
燃烧爆炸危险性 | 燃烧性 | 不燃 | 燃烧分解物 | - | |||||||
闪点(℃) | - | 爆炸上限(v%) | - | ||||||||
引燃温度(℃) | - | 爆炸下限(v%) | - | ||||||||
危险特性 | - | ||||||||||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 |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 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密闭容器中。大量泄漏: 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在专家指导下清除。 | ||||||||||
建规火险分级 | - | 稳定性 | 稳定性差 | 聚合危害 | 不出现 | ||||||
禁忌物 | 易燃或可燃物、碱类、水、醇类。 | ||||||||||
灭火方法 |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 干燥砂土。 | ||||||||||
标识 | 中文名 | 柴油 | 危险货物编号 | / | |||||||
英文名 | diesel oil | UN编号 | / | ||||||||
理化性质 | 外观与性状 | 稍有粘性的棕色液体。 | |||||||||
熔点(℃) | -18 | 相对密度(水=1) | 0.87~0.9 | ||||||||
沸点(℃) | 282~365 | 饱和蒸汽压(KPa) | / | ||||||||
主要用途 | 主要用作柴油机的燃料 | ||||||||||
健康危害 | 侵入途径 |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 |||||||||
毒性 | LD50:
/ LC50: / |
||||||||||
健康危害 | 皮肤接触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座疮;吸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昏及头痛。 | ||||||||||
急救方法 | 皮肤接触:
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尽快彻底洗胃。就医。 |
||||||||||
燃烧爆炸危险性 | 燃烧性 | 可燃 | 燃烧分解物 |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 |||||||
闪点(℃) | ≥55 | 爆炸上限(v%) | 6.5 | ||||||||
自燃温度(℃) | 350~380 | 爆炸下限(v%) | 0.6 | ||||||||
危险特性 |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 ||||||||||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 |
储运条件: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泄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 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
建规火险分级 | 乙 | 稳定性 | 稳定 | 聚合危害 | 不出现 | ||||||
禁忌物 | 强氧化剂、卤素。 | ||||||||||
灭火方法 | 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雾状水。 | ||||||||||
标识 | 中文名 | 硫酸 | 英文名 | Sulfuric Acid | ||
分子式 | H2SO4 | 危货及UN编号 | 81007: 1830 | |||
理化 特性 |
外 观 | 纯品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臭。与水混溶。 | ||||
溶解性 | 与水混溶。 | |||||
相对密度(水=1) | 1.83 | 饱和蒸汽压 | 0.13(146℃) | |||
沸点(℃) | 315~338 | 熔点(℃) | 10.4 | |||
化学稳定性 | 稳定 | |||||
主要用途 | 用于生产化学肥料,在化工、医药、塑料、染料、石油提炼等工业也有广泛的应用。 | |||||
燃爆 特性 |
闪点(℃) | / | 爆炸极限 | / | ||
临界温度(℃) | / | 最大爆炸压力Mpa | / | |||
危险特性 | 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具有强腐蚀性。燃烧(分解)产物: 氧化硫。 | |||||
灭火剂种类 | 砂土。禁止用水。 | |||||
毒性 及健 康危 害 |
刺激性 | LD50: 80mg/kg(大鼠经口);LC50: 510mg/m3,2小时(大鼠吸入);320mg/m3,2小时(小鼠吸入) | ||||
健康危害 |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等og真人网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对眼睛可引起结膜炎、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的烧伤以至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和声门水肿、肾损害、休克等。慢性影响有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
|||||
危救措施 |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 食入: 误服者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医。 |
|||||
防护 措施 |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 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 戴橡皮手套。 其它: 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
|||||
泄漏 处理 |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面罩,穿化学防护服。合理通风,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减慢挥发(或扩散),但不要对泄漏物或泄漏点直接喷水。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 |||||
标识 | 中文名 | 丙酮 | 英文名 | Propanone;Acetone | |||
分子式 | CH3COCH3 | 危货及CAS编号 | 31025: 67-64-1 | ||||
理化 特性 |
外 观 | 无色透明易流动液体,有芳香气味,极易挥发。 | |||||
溶解性 | 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油类、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 | ||||||
相对密度(水=1) | 0.80 | 相对密度(空气=1) | 2.00 | ||||
沸点(℃) | 56.5 | 熔点(℃) | -94.6 | ||||
化学稳定性 | 稳定 | ||||||
主要用途 | 地基本的有机原料和低沸点溶剂 | ||||||
燃爆 特性 |
闪点(℃) | 20 | 爆炸极限 | 2.5~13.0% | |||
引燃温度(℃) | 465 | 临界压力Mpa | 4.72 | ||||
火灾危险类别 | 甲类 | 临界温度(℃) | 235.5 | ||||
危险特性 |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
||||||
灭火剂种类 | 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 ||||||
毒性 及健 康危 害 |
急性毒性 | LD50: 5800mg/kg(大鼠经口);20000mg/kg(兔经皮);人吸入12000ppm×4小时,最小中毒浓度。人经口200ml,昏迷,12小时恢复。 | |||||
健康危害 |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口唇、咽喉有烧灼感,然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 慢性影响: 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皮肤长期接触可致皮炎。 |
||||||
危救措施 | 皮肤接触:
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
||||||
防护 措施 |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它: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
||||||
泄漏 处理 |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
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物处置方法: 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
||||||
标识 | 中文名: 聚丙烯酰胺 | 英文名: Poly(acrylamide) | 分子式: (C3H5NO)n | |||||
CAS号: 9003-05-8 | UN编号: - | 危险货物编号: - | ||||||
理化 性质 |
性状:无色或微黄色稠厚胶体 | 主要用途: 广泛应用于化工、冶、煤炭、选矿和纺织等工业部门,用作沉淀絮凝剂、油田注水增稠剂、钻井泥浆处理剂、纺织浆料、纸张增强剂、纤维改性剂、土壤改良剂、土壤稳事实上剂、纤维糊料、树脂加工剂、合成树脂涂料、粘合剂、分散剂等。 | ||||||
相对密度(水=1): 1.3 | 饱和蒸汽压(kPa): - | |||||||
熔点(℃): / | 沸点(℃): - | |||||||
溶解性: 溶于水 | ||||||||
危险性 | 燃爆危险特性: 易燃,用水灭火时,颗粒遇水后变滑,避免人员滑倒摔伤 | |||||||
有害物质产物: 热的腐烂物可能产生,氢化合物气体,氮氧化物,碳氧化合物等。 | 稳定性: 稳定 | 聚合危害: 不聚合 | 禁忌物: 产生放热反应的氧化物 | |||||
灭火方法: 无火灾危险。 | ||||||||
健康 危害 |
侵入途径: 通过动物实验证明此产品食入后不会中毒 | |||||||
健康危害: - | ||||||||
储存注意事项 | 危险性类别: - | |||||||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 ||||||||
急救 措施 |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 食入: 通过动物实验证明此产品食入后不会中毒。 | |||||
吸入: - | ||||||||
防护 措施 |
工程控制: 提供安全沐浴和洗眼设备。 |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 ||||||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 ||||||||
身体防护: 无特别要求。 | 手防护: 用大量水冲洗。 | |||||||
其他防护: - | ||||||||
泄漏 处理 |
颗粒遇水后变滑,避免人员滑到摔伤。 | |||||||
标 识 | 中文名: 三氯甲烷 | 英文名: trichloromethane;chloroform | ||||||
CAS号: 67-66-3 | UN编号: 1888 | 危险货物编号: 61553 | ||||||
理化性质 |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重质液体,极易挥发,有特殊气味。 | |||||||
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及麻醉剂等。 | ||||||||
相对密度(水=1): 1.50 | 饱和蒸汽压(kPa): 13.33(10.4℃) | 熔点(℃): -63.5 | ||||||
相对密度(空气=1):3.38 | 临界压力(MPa): 5.47 | 沸点(℃): 61.3 | ||||||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醇、醚、苯。 | ||||||||
闪点(℃): —— | 自燃温度(℃): —— | |||||||
危险特性: 与明火或灼热的物体接触时能产生剧毒的光气。在空气、水分和光的作用下,酸度增加,因而对金属有强烈的腐蚀性。 | ||||||||
燃烧分解产物: 氯化氢、光气 | 稳定性: 稳定 |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 禁忌物: 碱类、铝。 | |||||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处灭火。灭火剂: 雾状、二氧化碳、砂土。 | ||||||||
危险危害 | 危险性类别: 第6.1类 毒害品 | |||||||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 ||||||||
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麻醉作用,对心、肝、肾有损害。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引起急性中毒,初期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兴奋、皮肤粘膜有刺激症状,以后呈现精神紊乱、呼吸表浅、反向消失、昏迷等,重者发生呼吸麻痹、心室纤维性颤动、并可有肝、肾损害。误服中毒时,胃有烧灼感、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后出现麻醉症状。 慢性中毒: 主要引起肝脏损害,此外还有消化不良、乏力、头痛、失眠等症状,少数有肾损害。 |
||||||||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避免光照。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工原料分开存放。不可混储混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 | ||||||||
急救措施 |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 |||||||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数派5分钟。就医。 | ||||||||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 ||||||||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 ||||||||
防护措施 |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 ||||||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 ||||||||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 |||||||
其它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沐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 ||||||||
泄漏处理 |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检查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⑴常温下的三氯甲烷为无色液体。对于发生在地面上的污染事故及处置技术主要有: ①迅速用土、沙子或其它可以取到的材料筑成坝以阻止液体的流动,特别要防止其流入附近的水体中,用土壤将其覆盖并将其吸收。也可以在其流动的下方向挖一坑,将其收集在坑内以防四处扩散,然后将液体收集到合适的容器中。 ②在处理过程中不要用铁器(如铁勺、铁容器、铁铲等),应改用其它工具,因为铁有助于三氯甲烷分解生成毒性更大的光气。有条件的话,操作人员在处理过程中应戴上防毒面具,或其它防护设备。 ③将受污染的土壤清除剥离后集中进行处理,有以下几种方法可视情况选用: a.加热土壤并加水,使三氯甲烷生成甲酸、一氧化碳和盐酸; b.将浓碱液加入到土壤中使其与三氯甲烷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c.将稀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加入土壤中,使其与三氯甲烷反应生成甲酸钠或甲酸钾; 以上操作应避免在光照条件下进行。 d.对土壤进行焚烧处理,要保证完全燃烧,以防止光气产生。 ⑵当三氯甲烷液体进入水体后,应设法阻断受污染水域与其它水域的通道,其方法为筑坝使其停止流动;开沟使其流向另一水体(如排污渠)等等。由于三氯甲烷属挥发性卤代烃类,对受其污染的水体最为简便易行处理方法是使用曝气(包括深进曝气)法,使其迅速从水体中逸散到大气中。另外,处理土壤的几种方法也可酌情使用。 废弃物处置方法: 用焚烧法。废料同其它燃料混合后焚烧,燃烧要充分,防止生成光气。焚烧炉排气中的卤化氢通过酸洗涤器除去(可能的话,应考虑氯仿的回收使用)。 |
|||||||
政府机构应急联系电话 | |
渝北区政府值班电话 | 67821732 |
渝北区环保局值班电话 | 86006699 |
渝北区安监局值班电话 | 67511625 |
渝北区消防支队电话 | 67133119 |
渝北区卫生局电话 | 67821062 |
渝北区回兴街道电话 | 67452209 |
渝北区人民政府 | 67821732 |
特殊电话号码 | |
火警 | 119 |
急救 | 120 |
匪警 | 110 |
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 122 |
环境监察举报电话 | 12369 |
查号台 | 114 |
序号 | 职务 | 医院职位 | 姓名 | 电话 |
1 | 现场总指挥 | 常务副院长 | 严敏 | |
2 | 现场副总指挥 | 分管院长 | 朱耀明 | |
3 | 现场抢险救援组组长 | 后勤保障科长 | 钱凤茵 | |
4 | 警戒疏散组组长 | 物业经理 | 李宗棠 | |
5 | 环境监测组 | 后勤保障部干事 | 范逸 | |
6 | 善后组组长 | 物业经理 | 李宗棠 |
序号 | 医院职位 | 职务 | 姓名 | 电话 |
一、现场抢险救援组 | ||||
1 | 后勤保障科长 | 组长 | 钱凤茵 | |
2 | 后勤保障部干事 | 组员 | 任芳义 | |
3 | 后勤保障部干事 | 组员 | 周燕 | |
二、警戒疏散组 | ||||
1 | 物业经理 | 组长 | 李宗棠 | |
2 | 物业工程主管 | 组员 | 唐永平 | |
3 | 物业保安主管 | 组员 | 胡显明 | |
三、环境监测组 | ||||
1 | 后勤保障部干事 | 组长 | 范逸 | |
2 | 后勤保障部干事 | 组员 | 周燕 | |
3 | 消防控制室值班员 | 组员 | 张露 | |
四、善后组 | ||||
1 | 物业经理 | 组长 | 李宗棠 | |
2 | 物业工程主管 | 组员 | 唐永平 | |
3 | 物业保安主管 | 组员 | 胡显明 |
序号 | 名称 | 有效期 | 型号 | 数量 | 存放位置 | 责任人 | 电话 |
1 | 干粉灭火器 | 2018年 | 2KG | 800多个 | 车间、仓库、办公楼、宿舍 | 范逸 | |
2 | 消防水池 | 长期 | 900m3 | 1个 | / | 范逸 | |
3 | 事故应急池 | 长期 | 420m3 | 1个 | 污水处理站 | 范逸 | |
4 | 消防栓 | 长期 | DN200 | 管网6台消防水泵 | 室外 | 范逸 | |
6 | 气体泄漏检测仪 | 2019年 | AEC2302a | 3台 | 餐厅、锅炉房 | 范逸 | |
7 | 视频监控 | 长期 | 197个 | 全院 | 范逸 | ||
8 | 罐区围堰容积 | 长期 | 10 m3 | 2个 | 液氧站 | 范逸 | |
9 | 雨水收集池 | 长期 | 4m3 | 管网 | 室外 | 范逸 | |
10 | 吸油毡 | 长期 | / | 2个 | 餐厅 | 范逸 | |
11 | 消防砂 | 长期 | / | / | / | 范逸 | |
12 | 安全帽 | 长期 | / | / | / | 范逸 | |
13 | 洗眼器 | 长期 | / | / | 盐酸储存区 | 范逸 | |
14 | 吸油毡、吸油棉 | 长期 | / | / | 油箱 | 范逸 |